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2024-10-12 21:01:34 | 比奥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03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比奥网小编整理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专业分为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

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突出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的学生。

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包括: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

基础文科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文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研究的学生。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

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技术科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5.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比奥网

拓展资料: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上,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取消自主招生后,在部分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2023强基计划文科可选专业有哪些 可以报什么学校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强基计划文科可选专业有哪些 可以报什么学校的相关内容。

根据各校发布的招生简章,文科类专业主要包括历史学类、哲学类、汉语言文学(多为古文字学方向)以及考古学等专业。相较于理科生,文科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不仅可以选择的专业数量少,而且从可选择的专业的就业机会来看,也远远少于理科生。文科生在填报报名时,更需要谨慎。
强基计划文科专业及可报院校
哲学类专业
哲学专业学习难度很大,毕业后可选择的就业范围也相当窄。专业的理论知识偏多,但实用性却较差,可以应用的范围并不是很广,导致不少毕业生能够选择的就业方向就只有考公,或者进入学校当老师等。而报考强基计划,就可以很好地帮忙提升自身优势。高学历和名校加持可以让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果考生立志走学术路线,将来也能凭借学校获得更多的资源,完成自己的理想。
2022年招生院校: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
古文字学专业
古文字学是以古汉字和各种古汉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与一般学科相比,古文字学人才成长周期更长,培养难度也更大。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虽然成就突出、涌现出多位学术大师和一批学术骨干,但是总体上看研究力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也是被加入“强基计划”的原因之一。
2022年招生院校: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等。
历史学类专业
对于爱好历史的高考生来讲,高考填报历史学类专业,毕业后就业机会少。但如果可以参与强基计划,那么这个顾虑说不定就能打消。从就业方向上看,大部分毕业生都倾向于进入高中及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或者进入科研机构专心从事研究等。如果能够忍受孤独专心研究历史,那么将来走学术路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招生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
强基计划适不适合文科生
文科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教育部并未规定哪一类学生可以参加强基计划,哪一类学生不能够参加强基计划。
其次,因为强基计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用以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各基础学科类专业都有招收,并且在专业设置上还结合了各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优势,在理工类方面将招生重点放在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生报考的文科类专业的重点则是在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专业上。
虽然在强基计划招生院校中相较之下,综合类、理工类院校的数量更多一些,但是因为强基计划中各招生院校的招生人数很少,所以无论文理科的招生专业都很少。
但是文科生完全可以参加强基计划,并且不管是在报名标准还是入围难度中,文理科的标准都是一样的。

以上,就是比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相关推荐
清华强基计划有哪些书院
清华强基计划有哪些书院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强基计划中,36所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

2024-10-12 22:39:50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专家 清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专家 清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如下:包括四川、北京、重庆三所高校,其中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

2024-10-14 00:24:40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考哪些科目?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考哪些科目?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2023招生人数从统计到的来看数据,清北强基计划招生计划达 1000人,远远高于其他高校。其中,清华大学招生计划有572个;北京大学招生计划有428个。自主选拔在线为大家汇总了山东、江苏、北京、广东、浙江、河北、河南、湖北、陕西、江西、辽宁、上海、天津、重庆、山西、内蒙古、西藏、新疆等近20省市的招生计划及入围分数线,希望对大家的择校报名有所帮助!因强基计划招录

2024-10-20 14:12:46
清华强基计划考哪些科目
清华强基计划考哪些科目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如下:包括四川、北京、重庆三所高校,其中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

2024-10-13 07:07:19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清华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清华

南大、东大发布2022年招生简章,今年“强基计划”有何新变化?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此外,针对品学兼优的强基学生,东大将给予高比例、高额度的奖学金,并设立强基计划专项奖学金,全额资助整

2024-10-10 21:19:21
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1.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北京大学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基础医学(八年制)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

2024-10-10 10:56:38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目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目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2023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清华大学2023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如下:清华大学录取名单如下:蔡一在,胡鸣镝,甄林睿来自浙江省温州中学;陈俭德,王麒诺来自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陈一,蒋弘杰,陆金浩来自余杭区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2023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安徽:理科679分;北京:理科662分,文科664分。拓展知识: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

2024-10-13 21:14:48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南通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南通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在清华大学官网查看。资料扩展: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

2024-10-14 00: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