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初审都能过吗

2024-10-15 17:29:51 | 比奥网

今天比奥网小编整理了强基计划初审都能过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初审都能过吗

强基计划初审都能过吗

强基计划的初审通过率通常很高。只要考生符合高校的招生条件,按照要求填写提交报名系统中的相关材料,初审一般都能通过,几乎没有初审不通过的情况。
强基计划的初审条件主要包括:考生高考成绩需达到高校的考核入围标准,通常是在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考生,高考成绩需满足高校设定的要求,但一般不能低于各省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入围强基计划的学生,若成绩优秀或单科成绩突出,有可能直通博士和硕士阶段的学习。强基计划的参与学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通过该计划考上这两所顶尖高校的机会会明显增加。
入围人数通常为招生计划的5-6倍,各校的强基校测笔试难度与竞赛水平相当,要求较高。因此,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的学生并不比普通考生逊色。
在强基计划中,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国二以上奖项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对于这类奖项且综合成绩优秀的考生,强基计划提供了免去入围阶段竞争的可能,大大增加了冲击顶尖高校的机会。
强基计划并不涉及高考加分,重点在于成绩要求。大多数强基计划学校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有的学校甚至要求高出一本线数十分。尽管强基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存在降分录取的机会,但其主要以高考成绩为主,旨在提高录取的公平性。
例如,重庆大学在某一年的强基计划中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这两个专业,报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高考成绩,另一种是凭借竞赛成绩。这展示了强基计划在选拔人才时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强基计划初审都能过吗

强基计划录取流程

强基计划录取流程:
1. 4月,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网上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2. 6月,所有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3. 6月25日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有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
4. 6月26日前,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
5. 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
6. 7月5日前,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标准。
强基计划的好处:
1.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平性:强基计划中的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85%以上,确保了公平性。高考成绩是参加强基计划的入场券,高校考核过程实行全程录像录音,拥有完善的监督举报机制,全程公开透明。
2. 对于基础专业的扶持:强基计划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这些都属于基础但不热门的专业。这对基础专业的发展和喜欢这些专业的同学都是有利的。

强基计划初审都能过吗

北大强基初审通过率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大强基初审通过率的相关内容。

北大强基初审通过率为30%。

北大强基计划因入围比例较高,即使有人放弃测试,考试通过率依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因报名人数相对较少,且入围比例低,外加放弃测试的考生,最终导致强基录不满,很可能会产生“入围即录取”的局面。 比奥网

强基计划定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支撑引领作用,需要有一定牺牲精神。

北大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分为3个专业组:I组(即理科组)、II组(即文科组)、医学组。考生只可选择1个专业组报名。简章中也明确,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专业。

北大强基初审后会给学生评定等级,评定结果为通过、良好A、优秀A+三类。其中获得A+评级的学生在之后校测笔试部分自动满分,获得A评级的笔试保证不会被刷,面试给予适当照顾。

以上数据选自知乎,仅供参考。

北大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招生对象:

各省(区、市)符合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均可报名。

报名条件:

1、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入围标准。

2、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划定分数线为准)可入围相应省份的强基计划考核。

以上,就是比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强基计划初审都能过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初审都能过吗”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后可以放弃吗
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后可以放弃吗

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后可以放弃吗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后,考生原则上不应放弃。一旦初审通过,考生便进入了选拔流程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考生如认为自身条件可以获得更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通常不允许放弃已获得的初审机会。原因在于,强基计划选拔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放弃机会的有限性。一旦考生通过了初审,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获得了参与后续考试的机会,而这一机会在选拔过程中是宝贵的。强基计划录取后的流程也与其他高考录

2024-10-19 05:29:56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60%。根据查询厦门大学官网显示,截止到2023年6月26日,2022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增加初试,形式为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学科素养基础,厦门大学强基计划的初试通过率为60%,限报1所高校,与去年相同,限报1个专业,比去年少5个,所以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60%。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86分,录取率为3.65%。

2024-10-28 01:17:49
强基计划初审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
强基计划初审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60%。根据查询厦门大学官网显示,截止到2023年6月26日,2022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增加初试,形式为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学科素养基础,厦门大学强基计划的初试通过率为60%,限报1所高校,与去年相同,限报1个专业,比去年少5个,所以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60%。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

2024-10-16 17:26:58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试地点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试地点

2022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33.99%。根据查询南京大学官网信息显示,2021年南京大学强基计划报名人数达到了81642人,初审通过人数为27758,初审通过率达到了33.99%,南京大学,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

2024-10-22 22:43:09
北大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名单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名单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大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名单2023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名单已经公布,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具体如下:一、初审标准1、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初审标准主要考虑申请者的综合评价,包括各个领域的学术水平、科研经历、论文发表情况和学术贡献等多方面。2、同时,计划还会关注申请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了解其对学科研究的热情和潜力,以及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具体计划和想法。二、初审结

2024-10-17 11:46:21
北大强基计划考试时间(北大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名单)
北大强基计划考试时间(北大强基计划初审通过名单)

北大强基计划考试时间北大强基计划考试时间如下:强基计划校测时间在7月28日到8月3日之间。强基计划是为了选拔出综合素质高或基础学科优秀、立志于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学生的一项计划;强基计划取代了原来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目前在部分高校开展试点。强基计划主要涉及智能科技、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换句话说,就是突出了

2024-10-19 15:05:19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其他信息:各省(区、市)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均可报名。招生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入围标准。2.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

2024-10-14 18:30:46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云南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可以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各省(区、市)符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优秀的考生;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且高中

2024-10-19 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