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怎么高考

2024-10-23 04:51:50 | 比奥网

今天比奥网小编整理了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怎么高考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怎么高考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怎么高考

法律分析:
随迁子女高考方案
袁贵仁介绍,各省份高中考试用的课本和试卷不同,16省份自主考试,加上国家命题的统一考试,高考共使用17份试卷。
针对随迁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如何考高中,读完高中后如何完成高考,袁贵仁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解决的办法。
袁贵仁说,有些城市正在研讨,如果考生父母能够在城市站住脚,子女完整地接受了义务教育,就应当考虑到他们高中阶段在哪考学的问题。谈到该问题解决的时间表问题,袁贵仁表示:“很快会有个方案,我们正在加强调研。”
上海异地高考有限开放10类非上海籍考生可高考
2012年,有10类非上海户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参加全国高考,2010年只有8类人可以参加,2006年这个数字则是6类。
有专家指出:上海的异地高考,只是把“户籍+学籍”高考报名制度,放宽为“户籍(或居住证)+学籍”的高考报名制度,从本质上说,还不是异地高考。真正的异地高考是将户籍、居住证与高考报名脱钩,实行基于学籍的高考报名、录取制度。上海推行这样的措施,主要与上海实行户籍改革有关,当然,从异地高考推进的步骤看,应先由“户籍+学籍”双证报考,放宽到“户籍(居住证)+学籍”报考,最后发展到学籍报考。
容易引起误解
对“异地高考”的表述,袁贵仁称,这个词不准确,应当为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动地如何参加义务教育阶段以后的考试问题。“异地高考”容易误解为高考移民,为了争取更多的入学机会而去高考,“我们不赞同”。
袁贵仁解释说,城镇化建设中,随着农民工的流动,不少子女要么随父母进城,称为随迁子女;要么留在户籍地,叫作留守儿童。
重点流入地
异地高考
异地高考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未来会有更多的农民工进城,必然有些子女会到城里。他们随父母进城,要和当地孩子一样,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接受义务教育后,他们高中阶段考试怎么办,大学阶段怎么办?
袁贵仁表示,这些问题不是最尖锐的问题,现在最尖锐的问题是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问题,最突出的是如何协调重点流入地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利益。
接纳稳定就学
袁贵仁表示,教育部认为农民工进城是个趋势,也是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如果这个城市觉得父母应当和可以在城里工作,就业证、暂住证齐全,“那么我们认为,城市就要负责他的孩子上学问题。”
袁贵仁表示,农民工在一个城市就业时,同时要想到他的子女就学问题。“如果父母不在这个城市就业,而孩子在这个城市就学,那是不合理的,否则全国就有点乱了。”
袁贵仁说,城市需要的人才,也不只是高端人才,而是包括技工等在内的一般人员。如果城市需要这样的人,就要负责其子女就学问题。 [2]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七十七条 在招收学生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不符合入学条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撤销入学资格,并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已经取得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颁发机构撤销相关证书;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他人串通,允许他人冒用本人身份,顶替本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组织、指使盗用或者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入学资格被顶替权利受到侵害的,可以请求恢复其入学资格。
第七十九条 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二)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三)抄袭他人答案的;
(四)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五)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第八十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一)组织作弊的;
(二)通过提供考试作弊器材等方式为作弊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
(三)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四)在考试结束前泄露、传播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五)其他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
第八十一条 举办国家教育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机构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作弊情况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二条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违反本法规定,颁发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相关招生资格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直至撤销招生资格、颁发证书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前款规定以外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制造、销售、颁发假冒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作弊、剽窃、抄袭等欺诈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颁发机构撤销相关证书。购买、使用假冒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怎么高考

孩子不是本地的户口请问在异地可以高考吗?

孩子能否悉祥在本地参加高考:
1,要看当事人(孩子)的就读地,是否开通了异地高考政策;睁前搏
2,如果所就读的省份/城市已经开通异地高考政策的,要看当事人及家长是否符合异地高考政策的要求;
3,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就可以异地参加高考;
4,当事人及父母可以咨询就读地的教育部门,以对方的答复为准。
一,已经开通异地高考政策的省份:
1,已公布省份: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西、湖南、山东、新疆、河北、陕西、河南、云南、湖北、甘肃、贵州、四川;
2,未公布省份:西藏、海南、内蒙古、山西、青海和宁夏。北京、广东方案则采用过渡和渐近的方式。
二,以河北为例,异地高考政策:
悔贺1,根据《方案》规定,流入河北省的随迁子女在父母经常居住地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以上连续就学记录的,同时提供家长《就业失业登记证》、居住证和高中段学籍证明,即可在河北省参加高考;
2,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由省招生委员会确定;
3,流入河北省的随迁子女在河北省报名参加高考后,与河北省考生享受同等的招生录取待遇;
4,对于随迁子女参加中考的,《方案》规定,随迁子女在河北省参加中考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及条件由各设区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怎么高考

外省读高中要回户籍地高考吗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外省读高中要回户籍地高考吗的相关内容。

现在高考实行了 异地高考 政策,高考户口不在本地也可以参加考试上大学,只要符合异地高考条件就可以在外地参加高考。


异地高考政策规定:

长期在非户籍所在省(区、市)工作、学习的人员,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考生可向工作或学习单位所在地及 户籍所在地 的省级招办提出申请借考。经同意后,可在考生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省(区、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考生答卷的评阅及录取事宜由其户籍所在地省级招办负责。

子女在非户籍地就读普通高中,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在该省报名参加高考:

  1. 父亲或母亲在该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及住所;

  2. 父亲或母亲持有该省 居住证 ,并持续三年及以上;

  3. 父亲或母亲在该省依法参加 社会保险 缴费累计三年及以上;

  4. 随迁子女 在该省参加过中考;

  5. 随迁子女具有该省高中阶段学校三年完整学籍; 比奥网

  6. 拟在该省报名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需提供证明其父亲或母亲在该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年限、持有该省居住证有效期以及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年限的计算截止时间统一为高考录取结束前。


以上,就是比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怎么高考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怎么高考”相关推荐
关于学籍和户籍不在一个省份,高考怎么办?
关于学籍和户籍不在一个省份,高考怎么办?

关于学籍和户籍不在一个省份,高考怎么办?学籍和户籍不在一个省按照户籍为原则进行,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但是如果父母工作需要或考生学籍原因,考生也可以在户口所在地本省内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此外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可以在学籍所在地的省区参加异地高考。户籍在河南学籍在安徽高考怎么办对于学籍和户籍不在同一省份的学生来说,高考报名确实需要提前规划。首先,建议至少在高考

2024-12-11 14:06:05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想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怎么报考,要回户籍所在地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想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怎么报考,要回户籍所在地

社会青年异地高考报名流程回原籍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文件。应届生需要提供户口本、二代身份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以及《x年x省回户籍所在县区高考报名考生学籍证明及思想品德考核表》。对于往届生,则需要额外准备高中毕业证或高考准考证、学籍档案,以及同样的一份《x年x省回户籍所在县区高考报名考生学籍证明及思想品德考核表》。非在校的社会考生报名时,

2024-12-14 15:45:22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想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怎么报考,要回户籍所在地上学吗?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想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怎么报考,要回户籍所在地上学吗?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想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怎么报考,要回户籍所在地上学吗?具体还是要看当地的政策,毕竟不同省份有不同的政策,大家都知道现在各个省份的试卷都不一样,对于异地就读的考生是否要回户籍所在地规定也是不同的。以四川为例子:1,高三应届毕业生要提前一学期(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前或者下学期开学前)将学籍转回户籍所在地的高中。2,需要的手续材料是:转出转入两地愿意接受和原已转

2024-11-24 04:46:49
本省高考学籍和户籍不一致怎么办
本省高考学籍和户籍不一致怎么办

本省高考学籍和户籍不一致怎么办如果高考考生的户籍和学籍不在同一个地方,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具体操作方式可能因地区而异,可参考以下方法:1.询问当地教育局或招生办公室:咨询相关部门,了解该地区对于户籍和学籍不在一地的考生如何处理。他们会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要求。2.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向当地教育部门提供户籍和学籍分属不同地区的证明材料,比如户口本、学籍证明、房产证等。3.申请允

2024-11-28 08:43:42
学籍和户口不在一起怎么高考?
学籍和户口不在一起怎么高考?

学籍和户口不在一起怎么高考?学籍和户籍不在一个城市也是可以高考的。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考报名录取一般按照户籍为原则进行,所以一般情况下,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但是如果父母工作需要或考生学籍原因,考生也可以在户口所在地本省内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此外,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可以在学籍所在地的省区参加异地高考。高考录取正常是按照户口来的,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考报名录取

2024-10-15 11:30:13
学籍和户籍不一致高考怎么办 在哪报名考试
学籍和户籍不一致高考怎么办 在哪报名考试

学籍和户籍不一致高考怎么办在哪报名考试高三应届毕业生要提前一学期将学籍转回户籍所在地的高中。需要的手续材料是:转出转入两地愿意接受和原已转出的证明材料。各地关于高考异地的政策不一样,还是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执行,也可以到学校理解清楚然后进行高考报名。学籍和户籍不在一个省份学籍和户籍不在一个省份的学生,高考要在户籍所在省市报考。申请报考高校的考生,原则上按其户籍所在省(区

2024-11-30 09:01:29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城市,高考报名如何操作?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城市,高考报名如何操作?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城市,高考报名如何操作?目前,几乎所有省市都出台了新的规定,新的规定划定了允许在本地参加考试的学生资格:有本地户口,且在本地就读2年以上;无本地户口,但是在本地就读3年以上的学生。如果没有本地户口,且不是高一就在这所学校读书,只能回原籍进行考试,高考排名与户口所在地为准。外省读高中要回户籍地高考吗现在高考实行了异地高考政策,高考户口不在本地也可以

2025-01-03 01:49:45
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应该去哪里?
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应该去哪里?

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应该去哪里?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一般应该在户口所在地报考。但如果学籍所在的省份城市有异地高考政策,则可以在符合相应条件下,将户籍、居住证与高考报名脱钩,实行基于学籍的高考报名、录取制度。2014年7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意见》称,改进城区人口5

2024-10-26 0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