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考指南 > 正文

高考,一本 二本 三本 什么意思

2024-11-12 22:34:00 | 比奥网

今天比奥网小编整理了高考,一本 二本 三本 什么意思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一本 二本 三本 什么意思

高考,一本 二本 三本 什么意思

1、一本:

本科一批(thefirstbatchofundergraduate),又称重本或一本,是指在中国大陆普通高考录取招生期间于本科学历层次中第一批次招生的学校,分数线一般要达到本科一批录取线。学制通常为4-6年,学生正常毕业后授予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本科一批学校一般是985工程、211工程、部分高水平省属重点院校、省部共建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小211工程)、港澳重点(获准在内地统招的港澳知名学府)等不同类型的院校。部分省市已经或准备将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合并共同招生或取消高考本科录取批次的划分。

2、二本:

本科第二批(又称本科二批)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

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学年制通常为4-6年,学生毕业后颁发本科学历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 比奥网

本科第二批学校主要是省属本科院校和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综合实力通常低于在高考进行本科一批录取的院校,有些全国高校中综合实力靠前的学校也在高考本科第二批中招生。

本科二批与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和本科三批属于同一学历,性质相同,均为本科学历,学生毕业后颁发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但与专科批次有着本质的区别,毕业后颁发专科学历毕业证书,没有学位证书。

3、三本:(现已有多省份取消三本批次)

“第三批本科”是指中国高考本科层次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排在第三位置,又称“本科三批”、“三本”等。三本院校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方式进行的。

三本与一、二本都是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为四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都是相同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证书,录取院校一般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

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上述部分省份的这类举措是对该意见的贯彻和落实,也是逐步取消录取批次的重要步骤:先融合第二批和第三批,再进一步取消所有录取批次。

三本大学多为一本,二本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当三本大学转设为民办大学时,会与举办方脱离关系(即单飞),转设后性质多成为民办普通二本高校。

截止2016年,山东、天津、浙江、福建、四川、广西等15个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

扩展资料:

一本、二本、三本三者之间的区别

1、录取批次不同

一本为第一批次、二本为第二批次、三本为第三批次。(填报志愿过程中,三本已经和二本合为同一批次!)

2、收取的学费不同

一本、二本相对稍少一些,但一些专设二本学费也相对稍高一些,三本院校学费相对也稍高一些。

3、一本大学大都是部委直属大学或者“211工程”大学,而二本大学大多为省属大学或者非“211工程”大学,二者在师资、硬件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4、三本和一、二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本科层次的高校)。一本、二本、三本都是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都为四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都是相同的,是不标明几本的,只表明是本科,都以自己高校的名称具印,都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证书,所以一、二、三本的毕业生都将获得国家、国际、社会上都承认的学历证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一本

百度百科-二本

百度百科-三本

百度百科-本科

高考,一本 二本 三本 什么意思

普通二本的学生在选择考研学校时,应该选择怎样的学校?

因为报考专业会直接影响报考的学校的选择。在这温馨提醒大家,如果不是对本专业彻底失望或失去兴趣,或者觉得本科的专业没前途,最好不要随意跨专业报考,毕竟跨专业报考难度较大。

有一种情况,是可以跨专业报考,就是报考相近的专业。比如,学会计学、或学经济学的报考金融专业;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的,报考自动化专业等,这些专业相近,专业课上有交叉重叠,跨专业难度相对小一些。

其次,确定报考学校档次根据自己的实力,综合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切忌盲目。

比如你是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建议报考你专业的双一流中的一流学科大学,报考双一流中的一流大学,一来竞争太激烈,二来这些学校部分老师可能会对第一学历有要求,三来专业实力可能和一流学科大学差不多。

最后,确定报考城市。大学是具有城市属性,城市经济越发达,大学也会随之跟着快速发展。这在我国大学历史上已经有许多案例,典型的如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还有地理位置不佳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双一流大学。

学校你得自己选。但是按现在的考研情况来看吧,建议你别选一线城市的985211,这种学校太热门,报录比很低,除非你觉得学的不吃力觉得自己能力强。

选学校尽量选211或者双一流但是非985211,这两种学校性价比高,但是不包括某些学校的热门专业比如华电的电气或者某些财经类211学校金融和经济专业。

总之就是,报考一般的211一般的专业,上岸率是很高的。决定之前可以多打听打听这几年学校的分数线。

虽然学习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就报考来说,你考的高不一定考的上,你报的好分低也没准能上。这话是具有普适性的,我想你也是那种成绩的正态分布中处于最高点位置附近的人,所以才给你这些建议,那种极端的大学霸他们是不会问别人意见的,不用问 问就是清北。

找一般的211报就行,如果考数学的话,尽量报那种考数一的专硕。别问为什么。不考数学要尽量看看专业课是否压分,万一考不上调剂的时候也不会吃亏。

高考,一本 二本 三本 什么意思

考研是统考吗?是不是等分数出来后再选择学校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研是统考吗?是不是等分数出来后再选择学校的相关内容。

先填报学校,再考试

考研的流程可以概括如下:

报考志愿的选择 → 获取考试信息 → 复习准备 → 报名填表 →考试 (→ 调剂) → 复试 → 录取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考研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一、报考志愿的选择

一旦决定考研,第一步决策就是确定报考志愿。与高考志愿类似,考研的第二志愿作用不大,绝大多数考生面对的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可以说,选择志愿是个风险很大的博弈过程。

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步骤: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确定报考单位;最后两者结合,综合考虑,确定第一志愿,并考虑第二志愿。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二、获取考试信息

在确定了要考研、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以后,考生朋友们就要和学校联系了,以便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获取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 招生简章

2. 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

3. 导师

4. 在读研究生

5. 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 网站

三、复习准备

在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时间一般为1月中旬,怎样安排最后的复习时间、如何选择复习内容、如何正确评价最终复习的效果等等,都是考研同学关心的问题。

四、报名填表

以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2004年硕士研究生报名日期为2003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五、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业务课。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含报考非外国语专业考生应试英、日、俄语听力测试20分),业务课满为300分;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联考两门业务课及满分值为:综合能力200分,管理100分。应试小语种的考生、部分学校外语专业应试第二外语的考生以及参加单考的考生外语科目初试仅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卷面满分值为100分。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不计入初试成绩。

六、调剂

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可以查询专业课成绩,可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会公布。

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若还是不行考虑能否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七、复试

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复试一般在5月上旬前结束。招生单位认为必要时,可再次复试。

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招生单位要全面、严格复试。要对其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二门,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

参加单独考试、“MBA联考”及“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都必须进行面试。

八、录取

招生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参加统考或参加“MBA联考”及“法律硕士联考”考生可被录取为定向或非定向硕士生,也可被录取为委托培养或是招生单位自筹经费硕士生。参加单考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培养硕士生或委托培养硕士生。

以上就是比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一本 二本 三本 什么意思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一本 二本 三本 什么意思”相关推荐
一本、二本、三本、211、985、一本二本三本是什么意思
一本、二本、三本、211、985、一本二本三本是什么意思

江西的高考分数线江西的高考分数线是第一批本科文史类533分、理工类518分;第二批本科文史类472分、理工类445分;文史、理工类高职(专科):200分;三校生文理类本科:497分;三校生文理类高职(专科):200分。江西高考难度:根据往年经验,江西高考难度是困难水平,高考难度全国排名第13。江西省高考是困难难度,江西985,211录取率还尚可,一本录取率稍低,江西省有一些

2024-10-30 23:51:16
高考填志愿,一本二本三本是什么意思
高考填志愿,一本二本三本是什么意思

高考填志愿,一本二本三本是什么意思普通高校在招收高中起点的本科生时,按录取批次,可划分为三个批次,其中一本为第一批次、二本为第二批次、三本为第三批次。一本院校一般包括五个部分:1、985工程、211工程院校。2、省属非211重点大学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列入本一批的。3、省属非211原全国重点大学,现仍在本一批招生的。4、国家部委办直属非211大学按照一本招生的。

2024-09-07 13:06:46
日本一本,二本和三本是什么意思?
日本一本,二本和三本是什么意思?

日本一本和二本三本的区别日本的jk制服中,"一本"、"二本"和"三本"是区分制服类型的重要依据,主要通过襟线的颜色和数量来定。一本代表一条襟线,二本是两条,三本是三条,如赤三本、黑一本、白无本等。这些名称并不具备特殊含义,而是根据学校的不同,颜色和数量来体现特色。制服的领子样式各异,主要有札幌襟、关东襟、广西襟和名古屋襟,它们的领子长度、形状和胸挡设计各有特点。札幌襟领子短,弧度明

2024-09-15 06:24:23
一本,二本,三本,四本大学是什么意思?
一本,二本,三本,四本大学是什么意思?

一本,二本,三本,四本大学是什么意思?一本、二本、三本、四本大学是指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首先,一本大学通常指的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包括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等。这些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和教学资源,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都是一本大学中的佼佼者。其次,二本大学一般是指除了一本大学以外的普通本科

2024-10-19 18:39:21
各省的高考一本二本三本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各省的高考一本二本三本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各省的高考一本二本三本分数线是什么意思各省的高考一本二本三本分数线是什么意思一本二本三本。。。就是一类院校二类院校的意思一类是最好的2009年高考一本二本三本分数线不见得分会高于去年,今年题和上一年难度差不多,但是人少了,又扩招了一部分,所以应该和上一年差不多吧!Ithink....今年广西高考一本二本三本分数线是多少?理科:本科一批520理科:本科二批4

2024-09-26 10:30:28
大学一本2本三本是什么意思
大学一本2本三本是什么意思

三本警校排名在众多警校中,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因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严格的管理,备受瞩目。学院不仅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还特别强调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在河南省,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同样享有盛誉,该学校以其严谨的教学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同样位于福建省的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也是培养警界精英的重要基地,其课程设置全面,涵盖了法律知识、警务技能等多个方面。四川警安职业学院和云南

2024-12-13 16:59:52
二本的三本专业是什么意思
二本的三本专业是什么意思

二本的三本专业是什么意思二本学校大部分是公办的全日制本科学校,各省也有自己的二本分数线,学费,杂费等都很低。三本多为民办或是合办的本科学校,入取分数线兼与二本与专科直接,学费杂费等很贵,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自费本科,虽然二本、三本在分数线和学费上都很大差异,但是毕业了都是本科毕业。有什么二本院校里面设有三本的专业的?急!!!我是广西考生二本学校里的三本?据我所知没有这样的(?西

2024-11-21 08:29:15
三本是什么意思
三本是什么意思

三本是什么意思“第三批本科”是指本科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排在第三位置,又称“本科三批”、“三本”等。三本院校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方式进行的。三本与一、二本都是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都为四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都是相同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证书。所以说,123本都是本科层次的大学生,文凭相同、学历相等。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

2024-09-08 09: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