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武汉哪个三本学校园林设计专业好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抱歉,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所一本院校,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目前没有发现有三本专业,甚至连二本专业都没有哦,只有一本专业,如
农学、
园艺、
园林、
风景园林、
林学、
植物保护、
食品科学与工程、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大气科学、
蚕学、
环境科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土木工程、
农林经济管理等等。我是沈阳农业大学2018级的学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
比奥网
武汉哪个三本学校园林设计专业好
话说你的分很危险哪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代码8530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代码2118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本科貌似要410,我妈问了的),学校环境很好
代码1817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这个就高了454,供参考)
代码1957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要420)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这个你应该稳上)
代码3217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要451···)
代码2117
我就看了这多···有时间我们QQ谈哈

关于三本园林专业问题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关于三本园林专业问题的相关内容。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图案设计(又称
工艺美术设计)、速写、风景写生等。普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时间一般是三到四个学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时间一般是二到三个学期。两者在内容设置和时间设置上是不同的。对于“你是否认为应该开设基础课程”的回答:6.1%认为应开设基础课程;5.1%认为不应开设基础课程,应直接学习专业课程。其中选择应该的人当中有90.4%的人认为基础课程是该专业的重要课程;1.1%的人认为学校是这样安排的我们就这样学;3.5%的人认为是为以后的就业多一份机会;4.7%的人认为自己对这门课感兴趣。在选择不应该的人当中有37%的人认为自己以前没学过,不易上手;7.4%的人认为是在浪费时间;18.5%的人是因为不感兴趣。在基础课程开设的时间这个问题上,有多达37.4%的人选择开设二个学期;17.4%的选择三个学期,而只有15.3%选择四个学期。
由此可见,虽然有部分学生能认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但大部分学生对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笔者认为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学生学习有急于求成,无功不做之势。从心理角度上看,青年初期的学生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知识都抱有极大的兴趣。但由于理论水平、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特别容易把错误消极的东西接受下来。受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学生对艺术设计领域的认识首先是设计带来的金钱效益,根本没有认识其内涵。
(2) 对学习迁移的认识不足。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且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而且新的学习结果还可能会对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影响,
心理学把这样的一些关系、影响称之为迁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没有认识到专业课程的内容安排和学习需要什么样的课程来支撑,所以不知道基础课程会对专业课程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就好比是房子与地基的关系,只有打好了地基,房子才能一层一层的往上盖。
(3)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不具针对性。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制定都倾向与
绘画专业靠近。在教学安排上都是抄袭和拷贝本科院校的模式,完全不具有高职艺术设计的专业特色。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具针对性,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下降。
问卷调查中,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中,你认为理论课程”的回答,41.5%的人选择重要;51.8的人选择一般;4.6%的人认为不重要;更有甚者的是2.1%选择可有可无; 在“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不应开设的课程”这一选项中,学生的选择一致指向理论课程,特别是史论; 对于“你最喜欢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回答,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
美术史等史论课的比例仅占15.4%、1.4%。
虽然大部学生认识到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但在理论课程中逃课、打瞌睡、看小说、谈天说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影响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www.dolcn.com
(1) 学生对理论课缺乏兴趣,认识不足。兴趣是人们追求事物的最大潜动力。学生一旦丧失对理论课的兴趣,学习毫无目的、方向、结果可言。
(2) 教师授课处于“任务式”状态。学生对理论课的认识以及兴趣的提升都取决于教师对理论课的授课方式和态度。在某些教师心里理论课的模式是:从头到尾“照本宣科” 、“唾液横飞”,下课铃声一响就卷课本走人。没有师生互动,没有教与学的穿插。
(3) 学校本身对理论课程的轻视。学校对理论课程的轻视不是意味着完全取消理论课程的设置。而是体现在:课时安排较短;应当开设必修课的转为选修课;不能提供相应的教学设施和资源等等。
学生的就业素质直接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连,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培养高级应用型和工艺型人才。1996年全国职业教育会议提出: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优先满足第一线和农村地区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培养目标既是高职学校的办学宗旨,又是学生就业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作为学校,培养目标的科学化和有效化是对学生的负责,对于学生,培养目标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他们仅要求在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下完成学业,重要的是要在就业素质形成内容的指导下针对性的加以完善自我,以备进入社会适应相应的满足。
作为教师和学校应及时召开专业座谈会和就业指导,明示艺术设计的就业素质。教师正当引导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水平,对号入座,完善学生的各种素质结构,纠正学生对就业素质的错误理解。
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盲目性,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学校专业品牌的打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避免学生盲目地选择专业方向:
(1) 兴趣为导向,以自身为尺度,以市场为标准。在心理学里,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事物并与肯定情绪想联系的个性倾向。人的兴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对于人们的认识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浓厚的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所以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兴趣是第一因素。作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多处于青少年期。在这一时期的学生求知欲旺盛,面对自然和社会都报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由于自身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缺乏,喜欢赶潮流,追时髦,常常喜欢离开现实的条件去追求自己达不到的理想。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条件的制约,每个人的能力水平都不一样,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也是不一样的。俗话说“多大的脚,穿多多大的鞋”,在专业方向选择上,学生应把握好自身的尺度。
市场是高职院校与学生联系的枢纽,特别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所面对的是对社会的设计服务。其学校的培养方向,教师的教学取向都带有明显的市场性。处于市场竞争机制下的设计服务工作是复杂的、繁琐的,同时又是诱人的。面对市场的设计热,吸引了众多学生的选择,所以在专业方向选择上,市场的形势标准是第三位因素。
(2) 召开专业咨询座谈会,学校与学生相互沟通
在专业方向选择是,学校都应该召开专业咨询座谈会。到会的一般为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和社会行内人士,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但在咨询时,教师应注意谈话的语言,避免出现诱导和说教,应保持在客观的评价专业前景,课程内容和能力支撑上,不要过多的褒贬,以免良莠不齐。
以上就是比奥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比奥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
www.ibiaosh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