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23:30:50 | 比奥网
目前在校学生3000人,参加民警培训人员2000余人,并赢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荣誉:先后荣获“全国群体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全国公安系统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省级卫生达标先进单位”、“省绿化达标先进单位”、“省职业技术
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东临开封市委党校,共占地204亩。教学用房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具有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标准运动场、射击场、汽车训练场和各类教学实验室,校园网、闭路电视、有线广播等网络覆盖全校。
学校始终坚持“政治建校,德育第一”的办学方针,按照“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质量的永恒地位不动摇”的教学改革思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学校现有教职工149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8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54人,双师型教师40人。
涌现出在全国、全省和公安系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教师群体。其中青年教师肖成龙是两届世界警察搏击大赛70公斤级冠军,全国公安系统搏击大赛66公斤级冠军;高级讲师李磊是河南省公安系统模范教师,河南省教育专家候选人;高级讲师代月胜是河南省武术散打项目专业技术领导小组组长,全国优秀武术裁判员,曾任河南省武术比赛总裁判长;讲师王振文是河南省公安系统优秀教练员,他带领的射击队多次荣获全国、全省公安系统手枪比赛团体和个人优异成绩;高级讲师谭建伟是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其指导的学校代表队连续十年获得全省计算机技能竞赛团体和个人一等奖;
河南警察学院校院代码:11788。院校代码一般指高校国标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而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
一、《报考指南》
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地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
二、《招生计划》
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
三、官网查询
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录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专业代码和院校代码区别:
专业代码一般指专业国标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哲学是010101,国际经济与贸易是020102等,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院校代码一般指高校国标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北京大学的院校代码是10001,中国人民大学的是10002等,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
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按照当年各省普通高等高校招生计划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来填报,切记不要将招生计划数误认为院校代号,更不要使用往年的旧院校代号或院校国标码,否则会导致志愿无效。
比奥网
校院简介
河南警察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前身是1949年2月成立的中共豫西区党委社会部保卫干部训练班,2010年3月,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设立河南警察学院。
根据2015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三个校区,分别位于郑州、开封和洛阳,占地总面积1800余亩,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个,馆藏图书94余万册。
质量工程
根据2019年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共设置16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涵盖法学、理学、工学三个学科门类。其中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警务指挥与战术、经济犯罪侦查、公安管理学、禁毒学、治安学(公安法制方向)、侦查学(反恐怖方向)、公安管理学(警务心理方向)等公安类专业12个;法学、应用心理学非公安类专业2个。侦查学专业、法学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刑事技术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侦查学专业为公安部重点培育专业,治安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安全执法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侦查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特色专业
公安高等教育重点培育专业:侦查学
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侦查学、交通管理工程 、法学 、刑事技术 、交通管理
河南省特色专业:治安学 、交通管理
河南省级示范专业:侦查学
师资力量
根据2019年学校官网显示,现有教职工740人,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8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7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40人,其中博士27人。拥有公安高等教育部级教学名师3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8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5人,入选“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培养工程”1人,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8人。
2024-09-13 06:21:51
2024-09-14 22:34:44
2024-09-06 22:47:59
2024-08-30 05:06:49
2024-11-17 19:28:20
2024-09-15 05: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