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教育部如何答复人大代表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议

2024-11-18 15:53:06 | 比奥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教育部如何答复人大代表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议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教育部如何答复人大代表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议

教育部如何答复人大代表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议

根据《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从2015年开始很多体育加分已经取消。而在2015年高考的考生可以获得2015年之前获得体育赛事的加分资格,之后获得的不再加分。《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摘录:一、取消下列加分项目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下列高考加分项目: 1. 各体育类加分项目:参加重大国际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和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者。……

教育部如何答复人大代表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议

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

所谓「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实际上是「降分投档」,全国各地对少数民族考生多少都有「降分投档」的优惠,理论上被投档的高校可以不接受。
以下还是按一般习惯说「加分」。
有篇2007年的文章说:
各省招办的民族加分政策不同,有的加5分,有的加10分,有的加50~70分,有的甚至不加分;有的只给聚居地的民族考生加,非聚居地考生不加;有的报省内高校加,报省外高校不加;有的则是降分投档……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种方式。
如果这个描述属实,那么从制度设计看,「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比大家印象里的要公平得多,也确实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某种程度上比「整个高考制度」还要更公平一点点。
下面只说新疆,新疆少数民族考生分新疆考生和内高考生两种,内高单列计划单独录取,这个最后讨论。
高考录取过程是这样:
高校出计划——>考生报志愿——>省教育厅投档——>高校录取
高校计划招生阶段:
各地高校对新疆的招生计划分为三类,分别对应汉语言考生、民考汉考生和民语言考生。
比如,北京大学本部某年招生计划:汉语言26人、民考汉4人、民语言0人;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某年招生计划:汉语言176人、民考汉2人、民语言156人。
考生报志愿阶段:
汉族汉语言考生只能报考汉语言计划,无加分;
少数民族汉语言考生(民考汉)可以报考汉语言+民考汉两类计划,有加分;
少数民族民语言考生报考民语言计划,有加分;(大家都有,意义不大)
汉族民语言考生报考民语言计划,加50分。(记不清,不确定是不是只能报民语言,但加分是肯定的,南疆有汉族民语言考生,我没见过。)
民考汉可以报两类招生计划,有两次录取机会,报志愿时,汉族考生填一轮「提前批、一批次、二批次、三批次」的表,民考汉考生填两轮。
比如某年的文科民考汉考生努尔麦麦提·卡卡西,汉语言计划第一志愿填了北大,第二志愿及以下空缺,民考汉计划第一志愿填了人大,第二志愿随便填了个,以下空缺。
投档和录取阶段:
努尔麦麦提·卡卡西的高考分数是595分,当年北大文科投档线是630,省招办为努尔麦麦提·卡卡西加50分后(实际上是投档线降35分),向北大投档。
北大攒人品不退档,但努尔麦麦提裸分只有595,所以不可能进入经院这样的高分院系,最终被该校较为冷门的新传学院录取。
万一努尔麦麦提被北大退档,因其在汉语言计划没有其他志愿,招办会向人大投档,人大在录取中,也是以其裸分595来分配,hmmm,可能就进不了该校比较热门的新闻学院呢。
至于加分幅度,总结起来大致是这样:
以母语参加高考,不加分(回族加10分);
以非母语参加高考,加50分;
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的小孩(简称二转子^_^),加10分;
非母语的情况,包括维吾尔考汉、哈萨克考汉等一系列「民考汉」,还包括汉考维吾尔、汉考哈萨克、汉考柯尔克孜和汉考蒙古等一系列「汉考民」。

教育部如何答复人大代表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议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的相关内容。

实行彻底的民族平等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各民族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没有平等可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废除了民族剥削、民族压迫制度,明确禁止民族歧视,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和制度。为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为了全面贯彻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从195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使许多在旧中国不被承认的少数民族得到应有的承认,并与中国其他民族一样享有平等权利(2)五、六十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民族压迫和剥削制度,使广大少数民族人民获得人身自由,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平等一员,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3)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旧中国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制度下,许多少数民族没有平等的、准确的称谓,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也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含义。为此,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碑碣、匾联的指示》,规定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地名、碑碣、匾联等分别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4)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参政议政权是一项重要的平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规定,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同时,从建国始,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到目前,中国已有少数民族干部270多万人。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工作人员,参加国家和地方事务的管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

——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为了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为了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制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全国人大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到目前,中国已建立155个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使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自主权。与此同时,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权利也制定和采取了保障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256个民族乡。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平等权利的决定》,1993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和《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散居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国家民委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财政、税收、贸易、扶贫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具体有:(1)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2)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政府通过发放农具、生产资金、减免农牧业税、发放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3)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国家从1955年起就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1964年又设立“民族地区机动金”,并采取提高民族地区财政预备费的设置比例等优惠财政政策。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后,原有的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补助和专项拨款政策全部继续保持。(4)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5)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通过10多年的扶贫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6)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国家采取了诸如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降低录取标准,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如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举办民族院校和民族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民族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利。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有关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权利、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传统体育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少数民族继承和发展自己文化的权利得到保障。

——逐步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少数民族权利提供法律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到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之一的包括国家一些地方性法规、126个自治条例和209个单行条例及有关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在内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少数民族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积极开展国际间人权交流与对话。为了进一步向国外介绍和宣传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状况,1997年编写并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1999年,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同编写了《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白皮书)。国家民委积极开展人权领域的国际对话和交流,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开展了关于少数民族人权保护问题的对话和交流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比奥网

以上就是比奥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比奥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教育部如何答复人大代表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议”相关推荐
教育部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如何让教育更加公平?
教育部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如何让教育更加公平?

江苏省取消高考加分,对高考公平有何影响?作为国内最受关注的考试,关于高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高考的通知,顿时就成为了焦点,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高考加分取消成大势所趋近几年,高考改革不断,不时有重磅消息放出。比如,考生人数一再突破千万,新高考将不再区分文理科,部分自主命题省市将采用全国卷,志愿填报中平行志愿数量大幅增加,等等。不过,有一

2024-10-24 16:43:22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高考加分政策引发的争议与腐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各地高考加分项目的增多,权势者与普通考生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不合理的加分制度,实质上已成为权钱交易的温床,不仅未能激励学生正面努力,反而滋生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现象,严重损害了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和影响青年命运的关键环节,理应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所有考生应

2025-01-04 02:49:52
人大代表提议通过收税手段鼓励生育,具体是怎么建议的?
人大代表提议通过收税手段鼓励生育,具体是怎么建议的?

人大代表提议通过收税手段鼓励生育,具体是怎么建议的?人大代表提议通过收税手段鼓励生育,具体是怎么建议的?一、人大代表提议通过收税手段鼓励生育是什么情况?正在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中,有很多的代表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其中有很多的建议都适合我国生育问题相关的,比如说有代表就建议通过税收的手段来鼓励生育,这项建议主要是建议国家能够对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进行一个减轻,比如说在房产

2024-10-22 18:08:42
教育部取消高考竞赛加分,"奥数热"会全面遇冷吗
教育部取消高考竞赛加分,"奥数热"会全面遇冷吗

教育部取消高考竞赛加分,"奥数热"会全面遇冷吗1、按照教育部要求,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2、取消高考竞赛加分,不会大幅度降低奥数赛的热度。就在近期,北大、清华分别设立“数学英才班”,录取对象就包括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取得优异成绩者。取消高考加分,和发现真正的特长生和人才,其实并不矛盾。重

2024-11-17 05:27:36
高考回民加分政策是否取消了 委员建议双一流高校招生以裸分录取,这一建议有何利弊?
高考回民加分政策是否取消了 委员建议双一流高校招生以裸分录取,这一建议有何利弊?

请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分析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有何现实意义不加分了的现在: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以下高考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保留和完善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保留“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2024-10-17 23:27:01
如何看待张雪峰建议大学恢复入学考? - 知乎
如何看待张雪峰建议大学恢复入学考? - 知乎

张雪峰对哈工大的评价张雪峰对哈工大的评价如下:张雪峰点评哈尔滨工业大学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非常值得的大学,特别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专业领域,很强。拓展资料: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校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卓越大学联盟

2024-10-13 12:21:53
福建教育考试院如何注册
福建教育考试院如何注册

福建教育考试院如何注册福建教育考试院是负责全省中考、高考和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省级事业单位。在报名参加各种考试之前,考生都需要注册成为福建教育考试院官网的用户。一、注册网址首先,考生需要进入福建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在官网首页的右上角,可以看到一个“考生服务”按钮,点击之后会进入“考生报名系统”页面。二、注册流程考生在首次进入考生报名系统时,需要注册自己的个人账号,

2024-10-26 02:06:18
教育部官宣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此前高考加分需要什么条件?
教育部官宣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此前高考加分需要什么条件?

河南省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促进高考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现就减少和规范我省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省委省政府科教兴豫强省战略,促进素质教育,

2024-10-20 11:06:56